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刊用规范
联系我们
编委会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网络首发
投稿指南
相关下载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刊用规范
联系我们
编委会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网络首发
投稿指南
相关下载
2023年第6卷第18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论文
高速列车5G服务增强方案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周欣, 王萌, 周明远, 马岩, 任俏, 林思雨
2023, 6(18): 1-6. DOI: 10.3969/j.issn.2096-6091.2023.18.001
摘要:5G网络不仅能为高铁旅客提供高质量的视频类娱乐服务,还可以为列车智慧运维提供高质量的车地信息传输通道。通过轨旁5G基站进行透射传播来实现车厢内部5G覆盖,由于列车车体会对5G信号造成较大衰减,所以该覆盖方法要求轨旁站址密集、大功率发射,导致5G服务提供成本高。本文研究基于车载5G设备的高速列车5G服务增强方案。根据车内覆盖方式和业务分流方式,5G服务增强方案可分为车内用户终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结合边缘UPF(User Plane Function,UPF)分流、车内Wi-Fi结合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节点分流、5G小站上车结合边缘UPF分流、以及5G小站结合CDN节点分流4种方案。本文详细介绍了每个方案的技术实现方法,针对优势和劣势、技术难点进行了详细比较分析。最后,根据高速列车5G服务的技术难点,提出了进一步实践验证的建议。
关键词:高速列车;5G服务;业务分流;小站上车
78
|
14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98696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26
基于Unet和SVM耦合的遥感影像地物分类优化改进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聂岩, 蒋鹏飞, 边防, 贾方圆
2023, 6(18): 7-12. DOI: 10.3969/j.issn.2096-6091.2023.18.002
摘要:基于语义分割网络的遥感地物分类是近年来遥感解译所采用的新兴手段之一,其中Unet网络因结构简单、训练高效和易于构建等而成为最经典的语义分割模型。本文以最大限度扩增遥感数据信息量为前提,通过纹理、光谱、语义三方面特征提升数据信息丰度,主要工作包括:(1)引入Resnet残差模块对Unet网络模型加以改进;(2)采用窗口滚动输入输出方法解决数据喂入和相邻瓦块间“缝隙”问题;(3)采用数据串联耦合方法实现数据的三个方面特征融合。实验表明,改进Unet模型能在防止模型退化和保留纹理特征信息的前提下进一步加深网络层,提高了网络提取丰富语义特征的能力。数据串联耦合保留了数据的高层语义特征、纹理高频信息和数据辐射光谱信息,提升了SVM模型的分类精度,达到了良好的地物识别分割效果。
关键词:Unet残差网络;语义特征;数据串联;信息特征
75
|
167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57351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26
大数据导论课程教学的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应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贺宁, 郭永洪, 毕嘉娜, 许秋熹
2023, 6(18): 13-19. DOI: 10.3969/j.issn.2096-6091.2023.18.003
摘要:大数据导论课程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本研究的主要工作是探索适合大数据导论课程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在符合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行动的“三核心一导向”的指导思想下,教师从实际教学出发,从数字化教学的课程内容到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全方位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资源优化以及数字化教学的应用与成果评估。教学团队则通过基于在线学习平台的数据分析,形成具有推广意义的教学方案、策略和方法,不断探索和实现数字化转型与应用。数字化转型为大数据导论课程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对教学方式、内容和评估方式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和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数字化技术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到各个实践领域和教学环节,教学方式、内容、评估等方面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数字化转型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实现教育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大数据导论;数字化转型;教学应用;在线学习平台
131
|
601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923628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26
文本辅助图像信息的行人重识别方法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陈怡, 吴晓红, 陈洪刚, 何小海
2023, 6(18): 20-25. DOI: 10.3969/j.issn.2096-6091.2023.18.004
摘要:行人重识别技术(person Re-Identification,Re-ID)旨在从多个不同的摄像头中检索与查询图像相同身份的行人图像。在行人重识别中,不同的行人可能具有相似的外观,而且受到摄像机视角、行人姿势等因素的影响,行人重识别可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遮挡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文本辅助图像信息的行人重识别算法,构建图像通道和文本通道,分别使用OSNet(Omni-Scale Network)网络和SRU(Simple Recurrent Units)网络来提取图像特征和文本特征,其中图像特征分为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文本信息可以准确地描述一个人,对遮挡问题有较高的鲁棒性,全局特征关注行人的整体信息,局部特征提供细粒度的细节信息,因此用文本信息辅以图像信息,可以提高网络模型的鲁棒性。在Market1501和CUHK03两个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可以证明本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行人重识别;全局特征;局部特征;文本特征;深度学习
96
|
58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906129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26
科研通信
基于半导体制冷的人体降温系统设计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闫睿, 柳石磊, 刘婷, 程佩, 汪茜
2023, 6(18): 26-29. DOI: 10.3969/j.issn.2096-6091.2023.18.005
摘要:人体降温系统以半导体制冷为核心,采用液体循环,借助连接水路,将冷量输送至人体降温衣,通过降温衣与人体热交换完成人体降温。为实现制冷系统小型、轻型、便携、高集成度设计,本文所述制冷系统首次提出热端高密度铜翅换热器及冷端铝翅水冷复合一体式集成方案,使核心制冷组件体积重量大幅压缩,冷热端换热器与制冷器一次焊接成型,无机械连接,减小了热短路造成的冷量损耗,提高了产冷量和转换效率。核心组件产冷量21 W,转换效率达80%,重量仅为160 g,体积为7×3×6 cm
3
。特殊的降温衣水路设计减小了液体流阻,有利于降温衣均温;降温衣可调式特殊结构设计使其对不同体型人体实现有效贴合,使人体与降温衣间能够充分热交换,达到人体降温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半导体制冷;人体降温;一体式集成
104
|
245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67060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26
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在智慧车库中的应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贺艳萍, 冉竟羽
2023, 6(18): 30-35. DOI: 10.3969/j.issn.2096-6091.2023.18.006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汽车数量逐年增多,传统的平面停车库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并且还存在车位利用率低、停车位少、停车安全性等问题,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传感器技术的智慧车库系统,结合智慧车库的控制设备、感应机构、物联网网关、云平台,通过物联网网关采集智慧车库各端传感数据,传送到云平台,在云平台监控或者触发指令,实现智慧车库的车辆进出库及智能管理。本设计经过实践,验证了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在智慧车库中的可靠应用,给停车群体、物业管理人员及系统维护人员等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相信智慧车库系统也会成为未来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做出更多的贡献。
关键词:物联网传感;智慧车库;云平台;感应机构
112
|
113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579512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26
基于共板的小型化光模块设计与实现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查散, 周旸, 薛京谷
2023, 6(18): 36-40. DOI: 10.3969/j.issn.2096-6091.2023.18.007
摘要:光互连技术不仅是宽带通信、超级计算、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也广泛应用于雷达电子领域。为满足雷达电子领域在恶劣环境中对宽温度、抗振动、抗冲击等的要求,以及高集成、高频率、重量轻的技术要求,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共板的小型化光模块的设计思路,该设计将微电子技术和光子技术通过集成封装技术实现了电子芯片与光芯片的共板集成,既发挥了光互连速度快、带宽大、抗干扰、密度高、功耗低的优点,又充分利用了微电子工艺成熟、高密度集成、高成品率、成本低廉的优势,同时对架构设计和关键技术做了简单分析,最后给出了实物测试结果。证明该光模块可进一步提高集成度,减小光模块体积,降低成本和功耗,可推广应用到更多的光电互连系统。
关键词:雷达电子;光模块;光学集成;共板设计
19
|
56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905606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26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